不说抖音、快手等专业视频APP,就连微信、拼多多、淘宝、京东、头条、搜狐新闻等也都沦为了短视频平台,有的是关联商品,有的是关联广告,目的只有一个“消费”。
其实这无可厚非,谁做商业都是逐利的;但随着自媒体和AI技术发展,上面充斥着太多片面或看似合理的慌言,比如几分钟一集的爽剧、知名人士掐头去尾的一句话、背景模糊却能节奏的观点、与事实毫无关系的解说等等。
又因为推送算法的加持,使单个“人”获取的统信息越来越片面,尤其是信息来源单一的“老年人”,观念、观点就像着了“魔”,购买下太多无用或用不上的东西;视力、听力不断下降,身体越来越差,却割舍数百集的短剧。
其实不只有老年人,年青人也无法幸免,视频一个接一个,时间过的飞快,有多少次“再看5分钟”,抬眼已是凌晨深度,掏空的不只身体,还有思想和精力。
周末假期,一个人一部手机,只要还有电和网,就可以不用下床,连吃饭都可以省掉。